現在有許多媽媽會在網上分享自身購買嬰兒用品的經驗或評價,也有許多會分享自己照護寶寶的心得,例如ptt上就有許多有經驗的媽媽會推薦一些挑選尿布的注意事項,比如說要留意尿布的外層是不是親膚透氣、尿布的吸水作用是不是良好、嬰兒穿起來是否舒適、以及尿布有無增加螢光增白劑等等,而ptt上也有一些媽媽們說明,會需要注意這些是因為孩子的皮膚比較嬌嫩,任何摩擦與化學物質都可能使孩子的肌膚受到損害,因而才會推薦媽媽們可以在挑選尿布的時候多留意尿布的評價及上述的注意事項,考量周全才能夠使孩子穿尿布穿的舒服又安全!
尿布的組成的成分二三事
因為尿布是一整天都要使用的,故許多父母會擔心尿布的材質是不是對孩子的健康有影響,比較常見到的是某些配方或許會造成孩子屁屁肌膚過敏,下面介紹尿布的構造及材質,期許可幫助新手父母更為認識尿布!
【1】表面包覆層:表面包覆層主要的材料是透氣不織布,透氣不織布要能迅速放出孩子產生的潮氣以及熱氣,維持孩子皮膚乾爽,降低孩子屁屁所受到的刺激,預防濕疹及尿布疹等等問題,因為表面包覆層與孩子的屁屁皮膚是最直接的碰到,因此要能迅速將尿液滲透至下層,並且不讓尿液回滲,達成「尿不濕」的功效。
【2】吸收芯層:吸收芯層是尿布的主要吸收器,這一層決定了尿布的性能與水準,構造上含了導流層、濕強紙、木漿、及高分子材料,吸收芯層首要是用來快速的吸收、分隔開、和存放尿液。
【3】底層:底層的功用是避免尿液外漏,多半是由PE透氣底膜和不織布構成,PE透氣底膜是為避免漏尿,底層不織布是為了提高尿布的舒適感,並與此同時保持透氣性,透氣性的好壞關鍵決定在透氣底膜的透氣孔數量,並且,有些尿布品牌會于底層中央加入試紙,經由試紙吸水、變色,來提醒父母該替孩子替換尿布了。
【4】其他結構體:其它包括了尿布的腰圍、腰貼以及橡皮筋等等,這一些實際上都是讓腰圍更為牢固,推薦父母們在選擇尿布時,最好選擇腰圍為整圈彈力的款式,讓尿布能貼合新生兒的腹部,且現在絕大部份的尿布皆有立體防側漏的設計,將尿布側邊立起就能避免排泄物側漏,對孩子與父母來說都比較友善!
什麼是尿布疹
尿布疹事實上便是一種皮膚炎,由於屁股的肌膚受到刺激,使得孩子的屁屁變紅,因而尿布疹也被稱為紅屁屁。
想詳細瞭解尿布疹就一定先瞭解寶寶的皮膚,孩子的皮膚厚度大約僅有大人的1/3到1/2,並且角質層的厚度也僅有成年人的三分之二左右,同時,嬰兒的肌膚酸鹼度也與成人不相同,孩子剛出生時全身的肌膚pH值都相同,大約出生90天之後,臉頰與屁股的pH值會變高,這是由於屁股長時間被尿布包著,臉頰則是暴露在外部環境當中,因此孩子的濕疹也比較易出現於這兩個地方。
尿布疹寶寶之照護原則
臺灣因為炎夏高溫悶熱,故新生兒常出現皮膚問題,譬如尿布疹、脫皮、泛紅、紅疹等,其中以尿布疹最讓父母煩惱,為防止尿布疹,醫師推薦要勤替換孩子的尿布,並且,購入尿布商品之前也要多比較產品的特色,挑選尿布也有一些眉角,如要選擇可維持高透氣性的尿布,或是能夠不斷保持乾爽的尿布,假設是想購入盛夏要使用的尿布,就要更注意透氣乾爽的功能,不要讓潮氣悶在寶寶屁屁上,才是有效防止尿布疹的方式!
寶寶長了尿布疹的應對方式
若新生兒沾染了尿布疹,父母其實不必過於慌張,只需把孩子屁屁的清潔做好,且保持乾爽透氣,隨後搭配專業的醫療指示,如此一來就可大幅緩和尿布疹的症狀。想治療尿布疹要以【維持乾爽】以及【減低刺激】為最大原則,保持乾爽透氣要做的便是勤勞的幫寶寶替換尿布,絕對不能因為購入了吸水力好的尿布就降低替換的頻率,如果這樣的照顧之下孩童的皮膚依然沒有改善,甚至出現了皮膚破皮、傷口化膿、發燒抑或是紅疹蔓延至全身等較嚴重的病徵,也許便要懷疑不是尿布疹,推薦家長即早帶寶寶看醫生,使醫師進行完整的檢查;另外假如尿布疹長期未痊癒,也建議要盡快就醫,且就診時要以兒科或是兒童皮膚科為主,因為北鼻的皮膚與成人不相同,而且肌膚自我修復的作用也較成年人好,因而像兒童皮膚科就會減低藥物的劑量,以降低對肌膚的刺激,除此之外,醫師也會指導家長正確的照護方式或衛教知識。
新生兒由於更換尿布次數多,時常一不小心就紅屁屁了,宛如女孩月經期的悶熱不適,喜歡使用透氣度出色的衛生棉,寶寶的屁屁肯定同樣是如此,最直接的就是挑選透氣的尿布。因而為照護家中寶寶嬌嫩的屁屁,新手媽媽們在挑選出最適合家中寶寶的尿布時,大多數都傾向尋找親友又或是網路上溝通推薦好用尿布牌子當成挑選參閱,因而推薦挑選好用的尿布,不止要材質舒服柔軟,還要寶寶穿上尿布以後感到很舒服,全然不會有卡卡的感覺外,更不用擔心家裡面寶寶因為包著尿布屁屁會卡卡的引發不好行走,最終提醒新手媽媽們,針對已開封的尿布商品而言,最好在開封日起2到3個月之內使用完,假使使用頻率不是太高,可入手小包裝的尿布,在挑選家裡面寶寶的尿布的時候,要遵循掌握【寧大勿小跟寧鬆勿緊】的規則。購入時最好選質量好與材料好的尿布,合身剪裁讓家裡寶寶腰圍以及胯下不卡卡,並且貼合而不緊繃才是對家裡面寶寶最出色的啦~
相關資料